近些年,隨著我國機床行技術水平的顯著提升,行業整體實現突飛猛進式發展。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高端數控產品方面,嚴重依賴進口。因此對于國內機床行業來說,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自主化迫在眉睫。另一方面,面對進口機床,我們還應理性對待。
一批意大利進口機床因質量問題被退運
日前,紹興檢驗檢疫局諸暨辦對一批意大利進口的3臺進口激光切割機出具檢驗證書,成功幫助企業實現退運,涉及貨值105萬元。該批進口激光切割機床在保修期內關鍵零部件出現質量問題,主要表現為激光管功率低于正常值,振鏡頭不工作等問題,經檢驗后確認為質量問題,由于國內無法實現免費保修,只能協調生產廠家直接退運,待維修好后再發往國內。
據介紹,雖然意大利廠家提供兩年質保期,但是機器出現質量問題后從技術確認到運輸時間再加上國外維修時間往往需要4-5個月,而且裝備激光切割機床的繡花機的價格是普通繡花機的3-4倍,激光機床損壞后只能停工,對使用方造成的損失非常大。
該事件的發生,也給我國機床行業的相關人士敲醒了一個警鐘。對待進口機床,還應理性。
主要機床品種進口降幅收窄
在上海舉行的“第九屆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上,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統計,1月至2月與去年全年相比,中國金屬切削機床和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降幅分別收窄10.9和7.7點,而這兩類機床是中國機床工具行業中經濟規模最大的細分行業。
2015機床市場銷售總額為275,比上一年下降13.5%。進口機床佔據31.3%,進口總額比上一年下降20.4%。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惠仁說,中國機床進口的結構性變化值得特別注意,一方面它顯示出中國部分機床企業正在通過進口先進技術和設備進行競爭力重構和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進口降幅明顯收窄,也許意味著相關細分行業的市場將先行觸底企穩,進而帶動全行業走勢改觀。
“過去,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習慣了以大批量的方式制造中低端的標準通用型單機產品,同質化產品供給嚴重過剩。隨著市場變化,需求結構加速升級,呈現自動化成套、客戶化訂制和普遍換檔升級三大特點。”陳惠仁說。
“國際化”發展概念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國際化必須從營銷開始。企業不僅需要從產品營銷、服務輸出開始,更需要吸入國外先進的技術、國際化管理經驗等等。
誤區二:國際化比國內更重要。機床企業不能為了繁榮國際市場而忽略了國內市場。中國機床企業本土市場尚未真正打贏,這是國際化經營的最大障礙。
誤區三:并購是國際化路徑。合適的國際并購如果操作運行得當,可能是發揮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取得雙贏的一種可行途徑。不過,跨國并購其中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尤其是并購后的整合風險。
誤區四:追求經營全盤國際化。機床企業在起步階段,立足核心資源和比較優勢開展國際化業務,進而不斷拓展和延長產業鏈、提高綜合競爭能力,由專業化經營向綜合化經營方向發展,由單一產品服務提供商向綜合產品服務提供商轉變。
誤區五:國際品牌中國化,或者中國品牌國際化。有三種情況要注意:第一,急于品牌置換,即在并購后急于貼上中國“品牌”;第二,急于境外品牌,對境外品牌進行中國化改造,缺乏合理的過渡空間;第三,認為中國品牌或中國馳名商標就是全球品牌。
掃一掃立即咨詢